三张图看懂为什么CCD适合长曝,CMOS适合短曝(CMOS vs CCD)

三张图看懂为什么CCD适合长曝,CMOS适合短曝(CMOS vs CCD)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加入牧夫(请注明天文爱好者,否则无法通过审核,请勿使用gmail/outlook/aol/icloud邮箱注册)

×

首先,这只是个基础的原理说明贴,已经懂得这个原理的大佬可以忽略本贴!

著名的光谱和天文成像博客Christian Buil最近(2017年8月)更新了一篇文章,详细对比CMOS和CCD传感器的性能差别。

作者的结论是:现在的CMOS传感器和最好的工业CCD(除开E2V这种科学级背照CCD)在整体性能上已经比较趋近。

大家都知道CMOS适合大量拍摄短曝光照片,并不仅仅是因为CMOS的读出噪声低,而是CMOS芯片的整体特性决定的。

先来一张图说明CMOS的热噪声:
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
dark_current-902.jpg (67.89 KB, 下载次数: 5)

下载附件

保存到相册

2017-10-2 12:09 上传

说明:相同温度下CMOS的热噪声大大高于CCD,反之,要达到和CCD相同的热噪声,CMOS需要深度制冷。

第二张图,对HD217813一小时曝光后的信噪比:
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
cmosvsccd1-439.jpg (12.72 KB, 下载次数: 2)

下载附件

保存到相册

2017-10-2 12:09 上传

说明:CCD的单个像素信噪比大幅高于CMOS,整个目标的信噪比略高于CMOS。

最后一张图,噪声的相对比例:
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
cmosvsccd2-1294.jpg (49.6 KB, 下载次数: 3)

下载附件

保存到相册

2017-10-2 12:09 上传

说明:忽略入射光子噪声和天空背景的光子噪声,CCD读出噪声占比高,但是热噪声占比小。CMOS读出噪声占比低,但热噪声占比高。

因此,

CCD适合长曝光方式,因为一次曝光只带来一次读出噪声,且长时间曝光不会增加多少热噪声。

CMOS适合短曝光方式,因为短时间曝光不会带来很多热噪声,且多次曝光也不会累积太多读出噪声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以上只是这篇文章的一小部分。整篇文章太长无法完全翻译,读完之后个人的体会是在天文摄影这种主要拍摄暗弱目标的应用上,CMOS与CCD还是有一小段差距,这段差距主要体现在,与CCD达到相同的QE时(比如IMX290),CMOS的热噪声大大高于CCD,这个比例相对于CMOS带来的低读出噪声而言,要更多一些。放到实际应用中,IMX290拍摄大约4张带来的读出噪声就等于一张ICX694的读出噪声,但一张ICX694长曝下来的时间,如果仅仅用IMX290拍摄4张,其热噪声会高于ICX694。换句话说,CMOS的低读出噪声抵平CCD后,其热噪声还是要高出CCD一截。

(ASI1600mm用的那块松下传感器热噪声要低很多,但读出噪声更大,且因为它的QE比ICX694和IMX290的水平要低一截,所以就不方便对比了)

同时不巧的是CMOS的热噪声并不是整齐的,你不能像用ICX694这种CCD芯片一样,准备一个暗场校准库,然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可以直接使用这些素材来校准。使用CMOS要得到好的结果需要每一次都单独拍摄暗场照片,且这些校准文件只能使用一次。

另一方面,CMOS还具有比CCD大得多的TNR噪声,TNR噪声和热噪声一样不是高斯分布的,因此可以通过校准暗场去掉。

而CCD上占主要的读出噪声是随机噪声,只能通过叠加去掉。

CMOS的大量短曝要求它必须大量叠加,但噪声特性却同时也需要拍摄大量暗场;

CCD的读出噪声要求它必须大量叠加,但单张长曝却同样花费时间;

从效率来讲,CMOS和CCD两种传感器目前来看都是两头不讨好的。都需要大量叠加,也需要大量时间来拍摄。

但目前我个人还是会选择CCD,因为在传感器整体性能和前期拍摄工作量都相差无几的前提下,使用CCD产生的图像在校准处理上更简单更容易,同时产生的文件要少一个数量级,相应的校准、对齐、叠加的整个工作量都要少一些。“更好处理” 这也是个人爱好者不得不考虑的因素。

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体会随想,不是很有逻辑,不过CMOS和CCD大体上也就是这么回事儿了。原理上来讲,这两者的性能并没有明显高下之分,只能说各有所长吧,还有很多上面没有提到的问题,比如CCD有更好的线性度、CMOS的辉光问题和ADC的精度问题之类的,但随着CMOS技术和工艺的发展,这些问题相信不需要多久就能解决了。毫无疑问以后的天文领域也会是CMOS的天下,那篇文章的作者最后也提到,如果制造出更深度的制冷相机(-60C以上),那么CMOS也能拥有超低的热噪声,同样可以用来长曝拍摄,再加上低读出噪声,这时候CMOS的全能性才充分地体现出来。

CCD呢也并不会很快退出历史舞台,不要忘了E2V。在成本不敏感的领域,荧光成像、生命科学、光谱分析之类的科研应用上,背照CCD的强大威力是现在的消费级CMOS无法比拟的,相应的科学级CMOS的缺乏是个工业问题,只能靠时间慢慢解决了。

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,如有错误之处,望及时指正,我一定虚心接受,保持良好讨论氛围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