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
在免疫实验中,选对一抗不仅能提高信噪比,还能有效控制变量、提升重复性。但面对“单抗、多抗、重组抗体”三大类,许多科研人员常感困惑:到底该如何选择?本期内容将为您一一解析!
01 三类抗体,有何不同?
分类
来源
特点描述
多克隆抗体(Polyclonal)
免疫动物血清(兔/羊/小鼠)
识别多个表位,信号强,价格低,批次间差异较大
单克隆抗体(Monoclonal)
杂交瘤细胞株
识别单一表位,特异性高,适合定量,稳定性中等
重组抗体(Recombinant)
基因工程表达
高度一致性,工程可控性强,支持人源化,适合高通量和工业化需求
图1. 多克隆、单克隆、重组抗体对比图
02 实验维度全比较:看清需求才是关键
实验维度
多克隆抗体
单克隆抗体
重组抗体
表位识别能力
多位点
单位点
单位点
批间稳定性
低
中
高
抗原修饰/变性适应性
强
中
强
特异性/背景干扰
一般
好
极佳
可持续供应
差
中
好
价格
低
中
高
推荐场景
早期探索/低丰度靶点
定量验证/复杂样本
标准化应用/多中心研究
03 不同实验类型,怎么选更合适?
实验类型
推荐抗体类型
说明
Western Blot (WB)
单抗 / 重组抗体
建议识别线性表位,重组抗体批次稳定、背景低,适合对照组比较
免疫组化 (IHC)
单抗 / 重组抗体
对特异性要求高,避免背景染色;重组抗体表现出更好的组织一致性
酶联免疫 (ELISA)
单抗(捕获)+多抗(检测)/ 重组抗体
捕获用单抗保证特异性,检测用多抗增强信号强度;重组抗体适合构建试剂盒
免疫荧光 (IF)
单抗 / 重组抗体
要求构象表位识别好,背景低,推荐与荧光标记二抗配合使用
免疫沉淀 (IP/Co-IP)
单抗 / 重组抗体
强调高亲和力、低背景,推荐使用与WB匹配的重组抗体
流式细胞术 (FCM)
单抗 / 重组抗体
建议使用荧光标记重组抗体,保证一致性和数据稳定性
图2. 单克隆、多克隆、重组抗体性能特征的比较 (图源:10.1080/00032711003653940)
04 abinscience选型建议
我们建议按照以下思路进行抗体选择:
- 初筛阶段:可使用多抗提高检出概率,尤其在目标未知或丰度极低时。
- 定量验证或诊断开发:建议优先选择单抗或重组抗体,以提升特异性、稳定性。
- 高通量或多批次实验:强烈推荐重组抗体,减少批间差异带来的实验误差。
- 识别构象/天然蛋白:IHC/IF类实验建议选择识别构象表位的单抗或重组抗体。
- 实验长期复现需求:重组抗体是一致性最强的选择,适用于生信、转化医学等数据敏感型实验。
图3. 一抗选型流程图
05 下一期预告:第7期|二抗选不好,实验容易翻车?
二抗选择不当可能导致实验失败!第7期将为您带来:
- 二抗选择的重要性及常见问题。
- 针对WB、IHC、ELISA等免疫实验的二抗选型策略。
- 如何避免实验“翻车”的实用建议。
敬请期待《第7期|二抗选不好,实验容易翻车?不同免疫实验的二抗选择全解析!》上线!
06 参考文献
[1] 10.1080/00032711003653940 - 抗体性能特征比较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