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猎豹在白天捕猎?• 猎豹保护基金

为什么猎豹在白天捕猎?• 猎豹保护基金

这篇文章来自 加拿大猎豹保护基金会.

虽然大多数非洲猫科动物都是夜行性猎手,但猎豹的做法却略有不同。猎豹被认为是“黄昏型”猎手,这意味着它们在黎明和黄昏时分捕猎。它们通常在早上6:00到10:00以及晚上16:00到18:00之间捕猎。它们捕猎的物种包括瞪羚、跳羚和黑斑羚。但许多夜行性捕食者,例如狮子和豹子,也会捕食这些物种。那么,为什么猎豹会选择在白天捕猎呢?

科学家们发现,猎豹在白天捕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其他大型夜间捕食者。捕食在塑造动物行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。虽然猎豹本身是捕食者,但它们也是体型更大、更强壮的非洲捕食者的猎物。这意味着它们会做出既能进食又能避免成为其他捕食者猎物的决定。研究发现,狮子、豹子和鬣狗会影响猎豹的狩猎行为。事实上,研究表明,在没有狮子的保护区,猎豹的夜间活动频率会高于有狮子的保护区。

猎豹的昼夜狩猎行为在竞争激烈的地区很常见。减少与其他捕食者重叠的狩猎时间也能提高狩猎成功的几率。猎豹依靠速度而非力量进行狩猎。这意味着更强大的捕食者,例如狮子、豹子和鬣狗,可以在猎物争夺战中胜过猎豹。研究还表明,这些物种在较暗的夜晚狩猎成功率更高。避免狩猎时间重叠可以减少与其他捕食者竞争的机会,并提高猎豹成功狩猎的几率。

夜间狩猎的另一个风险是“盗寄生”,即猎豹被其他物种偷走猎物。研究发现,猎豹夜间猎获的猎物被盗寄生的情况比白天更常见。这导致猎豹的进食时间缩短,食物也随之减少。白天狩猎可以降低猎物被盗的风险。

虽然避免夜间狩猎有其优势,但猎豹也必须避免白天狩猎的极端高温。对猎豹体温的研究表明,它们的体温在狩猎后会飙升,因为它们在高速追逐中消耗了大量体力。如果狩猎发生在一天中最热的时候,这种情况会更加严重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,猎豹通常在气温较低的黎明和黄昏狩猎。

虽然人们以前认为猎豹是纯粹的昼行性猎手,但最近的研究发现,处于移动状态的猎豹会伺机捕猎。无论是在正午的高温还是完全黑暗的环境下,这种行为都可能发生。因此,一些科学家推测,猎豹实际上会在它们活动的任何时间捕猎,而是其他捕食者和正午的高温会影响猎豹的活动本身,而不是猎杀活动本身。

尽管面临捕食、竞争、盗寄生和极端高温等复杂因素,猎豹仍然找到了成为成功猎手并在非洲野外生存的方法。

如果有需要的话,可以提供参考内容

相关推荐